政讯通中心

欢迎来到消费者法制网! 登录 设为首页  加入收藏
当前所在: 首页 > 食品安全

消保委发布提醒:“雾里看花”要当心

  • 时间:2022-12-13
  • 来源:黑龙江消费者协会
  • 作者:

   日前,各大电商平台纷纷开启“双11”预售。不同于以往铺天盖地的宣传,今年“双11”,平台和商家有了新规则、新玩法。各大电商平台不仅推出了满减优惠、购物红包等优惠活动,还出台了许多保障消费者权益的措施。如天猫、京东、苏宁易购等电商平台纷纷升级保价服务,若在价保期内同一商品出现降价,即可申请退补差价,让消费者能够安心购物。浙江省消保委分析发现,今年“双11”仍然存在不少陷阱,需要消费者警惕。

  “保价”可能被商家“钻空子”。有不少消费者反映,部分商家通过“同款商品不同链接”等设置,有意绕开“价格保护”,或者虽然商品标价没变,但是商家通过发放优惠券等方式变相降价,以此规避平台设置的保价服务。浙江省消保委提醒广大消费者,由于各平台保价和退差价的规则不一,部分平台规则设置较为复杂,导致适用起来较为困难。针对“保价”和“退差价”,消费者应仔细阅读平台规则,注意保价时间及价格构成。例如,保价时间是7天还是15天,价格构成是否包含店铺优惠券或者平台优惠券。在发现符合保价条件后,及时向平台或商家申请退差价,避免错过保价期间。

  直播间“低价”商品可能是“套路”。直播购物时消费者容易受主播情绪和库存紧张氛围影响,面对铺天盖地的“低价”标签更加容易“冲动消费”。然而,根据往年“双11”投诉分析,某些“低价”商品容易被商家作为“引流”的利器,吸引消费者进入直播间,但实际上“低价”商品却一拖再拖,链接迟迟不上。还有的商家在消费者拍下链接后拒绝发货,态度强硬只肯退款不愿发货。浙江省消保委提醒消费者,在直播购物时要尽量选择信誉高、口碑好的商家进行交易,并提醒主播及商家应该以诚信为本,如实、全面地介绍商品,拒绝虚假宣传和欺诈。直播平台也应该完善大促期间的平台规则,约束、监督主播和商家的行为。

  “特价”限购商品可能和原价一样。往年“双11”期间,为了营造火热的购物气氛,部分商家推出特价限购、秒杀送礼等活动,如前1万名下单用户可享半价,前15分钟支付定金者可获精美赠品等。然而,活动结束后有的商家却并不公布获奖名单,待消费者询问时,商家便以未中奖为由搪塞消费者。有的虽写着“特价”“限时限量”,但其实和日常售价没有区别。相关人士表示,“全网最低”“原价”等表述,一般是需要有真实的数据支持和依据的,如果没有依据,胡乱标注,商家可能涉嫌构成价格欺诈。有些商家标注“前××名下单享半价”,但如果符合条件的消费者不能享受半价,那么商家的行为涉嫌虚假宣传,可能需要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

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hljs315.org.cn/wangzhan/index/xiangqing?id=1382
[免责声明]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

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,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。消费者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本网部分转载文章、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,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。
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| 政讯通-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 
 联系电话:010-56212737 15311203802 010-53326578
监督电话:13261336050,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57028685
第一办公区: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;第二办公区: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
邮箱:spaqfz@163.com  客服QQ:2477399413 通联QQ:224356173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