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讯通中心

欢迎来到消费者法制网! 登录 设为首页  加入收藏
当前所在: 首页 > 热点评析

用法治革除“吃野味”陋习

  • 时间:2020-03-12
  • 来源:
  • 作者:

  2月24日,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 《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、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》(以下简称《决定》)。

  《决定》在《野生动物保护法》的基础上,以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为导向,扩大法律调整范围,确立了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制度,从源头上防范和控制重大公共卫生安全风险。

  在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结束的当下,在民众对滥食野生动物的关注达到历史峰值的情况下,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制度的确立,合民心、顺民意,体现了法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进步。

  滥食野味陋习根深蒂固,野味产业规模庞大,是不争的事实。即使在全民抗疫的特殊时期,顶风作案贩卖、食用野味现象也非个案,甚至有行业组织公开唱反调,说什么野味是人类刚需,反映出全面禁食野生动物背后复杂的利益博弈。

  现代科学一再证明,野生动物带有大量病毒,还有可能产生人畜共生型的病毒变异,现代人没必要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给社会带来公共卫生风险。一些人之所以热衷野味,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物以稀为贵的心理在作祟,以使用和食用稀有之物来满足自己虚妄的优越感。另一些人则投其所好、推波助澜,以生产、销售稀有之物赚得盆满钵满。

  除畸形消费观外,法治不健全、执法不严格、监管有漏洞在客观上助长了这种陋习。这次全国人大常委会补上了制度的短板和漏洞。根据《决定》,凡《野生动物保护法》和其他有关法律明确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,必须严禁;三有保护动物以及其他陆生野生动物,包括人工繁育、人工饲养的陆生野生动物,也列入了全面禁食范围。

  革除滥食野味陋习,归根结底还要靠法治。如今,全面禁食野生动物的制度已经确立,修改《野生动物保护法》也已列入今年立法工作计划,舌尖上的野味该退出餐桌了。

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,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。消费者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本网部分转载文章、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,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。
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| 政讯通-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 
 联系电话:010-56212737 15311203802 010-53326578
监督电话:13261336050,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57028685
第一办公区: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;第二办公区: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
邮箱:spaqfz@163.com  客服QQ:2477399413 通联QQ:2243561739